为深入贯彻“诚信建设工程”部署要求,精准打击虚假诉讼行为,筑牢司法公正与社会诚信根基,卓资县人民检察院于8月先后走进社区、企业等场所,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,切实提升群众防范虚假诉讼的意识和能力,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抵制虚假诉讼的良好氛围。
一、普法进社区 识假拒假入民心
8月21日卓资县检察人员走进福安社区开展“抵制虚假诉讼 护航诚信社会”主题普法活动。在社区大厅,检察人员围绕虚假诉讼主题展开讲解,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剖析虚假诉讼的常见套路和识别要点,强调了虚假诉讼不仅侵害他人权益,参与者自身也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。



随后,检察人员工作来到小区户外场所,向社区居民发放《虚假诉讼宣传手册》100余份。手册内容深入浅出,系统列明了虚构债务、伪造证据、恶意串通、冒名诉讼等典型表现形式,阐明虚假诉讼对他人权益、司法权威及社会诚信的破坏。同时提供了实用的预防指南,包括如何警惕异常诉讼、保护个人身份信息、留存关键证据及及时举报线索等,使原本晦涩的法律概念变得贴近生活、易于理解,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领取。


宣传活动将专业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的“贴心话”,显著提升了社区居民对虚假诉讼的认知水平和防范能力,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。
二、抵制虚假诉讼 筑牢企业“防火墙”
8月22日,卓资县人民检察院与县工商联走进卓资县海高牧业生产基地,开展“抵制虚假诉讼 筑牢企业‘防火墙’”主题普法活动,活动针对企业经营中的法律风险盲区,为企业带来了一堂精准、实用的“法律体检课”。
在专题讲座环节,检察人员主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遇到的法律问题与困惑,聚焦企业经营中可能遭遇的法律风险,向企业代表深入讲解了虚假诉讼的常见形式。“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债权债务、制造虚假证据、恶意串通达成调解协议等方式,企图利用司法程序非法牟利”。同时讲解了一些企业因虚假诉讼导致财产受损、商誉扫地的真实案例,生动揭示了虚假诉讼不仅会使企业面临重大经济损失,还会遭受诚信质疑和声誉损害,严重影响企业经营秩序,更会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。因此企业必须坚守法律和诚信底线,规范自身经营行为,主动远离虚假诉讼陷阱。



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生动的普法活动,更是检察机关与企业共筑法治防线的“连心桥”,切实为企业营造了健康有序、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。
三、线上线下齐发力 普法宣传全覆盖
卓资县人民检察院以多种方式开展虚假诉讼普法宣传:在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普法短视频,在案管LED屏幕循环展播《虚假诉讼典型案例》,同时在县城主要街道悬挂主题宣传条幅。多种形式协同发力,取得了良好宣传效果,切实提升了群众对虚假诉讼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。


此次专项普法活动是卓资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落实“诚信建设工程”、主动融入县域社会治理的检察实践。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和企业对虚假诉讼的识别与防范能力,彰显出检察机关捍卫司法权威、守护社会诚信的坚定立场。下一步,卓资县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推进虚假诉讼源头治理,精准对接企业及群众在防范虚假诉讼方面的司法需求,通过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服务,为司法公正与社会诚信建设持续注入检察力量。